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张树新的故事
中国早期的网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瀛海威时空”。那时候,只要你走到北京中关村零公里处,一幅绝妙的广告语顿时让你为之一振:“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是瀛海威时空,也是张树新代表中国IT业发布的“互联网络宣言”。 

瀛海威时空是中国第一家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张树新则作为惟一的一名女性,被评选为1998年中国网络十大杰出人物。

张树新1963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市,从小聪明好学,中学时正好赶上了“科学的春天”。在知识重新找回价值的那个年代,她发奋学习,多次参加过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以后又顺利地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带着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的梦想,进入应用化学系就读。

虽然是个女孩,但张树新一直都很幸运:大学期间,她当选为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任女学生会主席,19岁成为本年级的第一个学生党员。她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主持和参预了当时学校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在各种思想交锋的冲击和磨炼下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然而,1986年大学毕业时,年轻的张树新却突然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科学家,因为她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所激动,对很多东西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而无法具备科学家所必须的“心止如水”的品性。

于是,张树新毅然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只身来到北京,当上了《中国科学报》的记者,这是她中学时代的理想。她认为,在大学“象牙塔”里读书多年,自己并不了解社会,需要更多地接触人。在这家中央级报社里,张树新一干就是三年,不仅做过记者和编辑,也搞过发行,几乎各个部门都呆过。三年后,她又开始不满足,好像这儿的一切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

1989年,“不安分”的张树新调到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企业局从事企业战略研究。她参加了中科院40年大型历史编写工作,在此期间,她看到了许多企业界英雄人物的业绩,特别是像“联想”这样的企业如何从萌芽、发展到壮大的历程。她非常佩服柳传志,也深深理解他们创业的艰辛,她甚至希望成为像柳传志那样的IT业的开拓者。

1991年底,张树新面临又一次人生选择:或去科学院下属的公司,或自己“自立门户”。她最后决定 “下海”,她说:“我一直很清楚自己不适合做什么,……我不适合做科学,更不适合做官,因为后者一定要以牺牲某些自己所珍视的东西作为代价。”或许,她适合干企业。为了试一试锋芒,她创办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企业——北京天树策划公司。

1992年到1994年,张树新开始涉足通信行业,同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1994年底,她与丈夫姜作贤及朋友一起,准备迈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互联网络。她对朋友讲:“每个人都需要舞台,都渴求更大的价值空间,需要施展和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都想用自己的手来改变世界。”

他们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的一群人,自然会遭遇到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所有难题。1994年底到1995年初,张树新到邮电部门申请开展互联网服务,邮电部门却感到很为难,因为规定上没有这一类邮电业务,他们不知道这项业务如何收费。

1995年5月15日,瀛海威时空诞生,名称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音译,张树新和她的伙伴们完全凭着直觉贸然闯进了互联网;9月30日,在一台老式的486电脑上,瀛海威时空第一台网络务器软件开始运行,中国网民从此有了第一个好去处。

最初的瀛海威就像一个网络知识入门学校一样,不厌其烦地向北京地区的电脑发烧友介绍什么是因特网,艰难地做着普及网络知识的工作。许多人就是通过他们的工作而认识了网络,并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网民。也许是因为张树新当过学生干部的缘故,她特别能用最快的速度学习和用最快的速度组合团队,协同作战。在公司会议室,有一张硕大的圆桌,她与伙伴经常在这儿平等地讨论、争论问题。一位同事回忆道:“那时我们经常开会,有时下午通知开会,到晚上12点以后,还散不了,因为张树新想让大家畅所欲言。有人笑我们是‘瀛海威,报告满天飞’。的确,半年多的时间,公司的打印纸消耗了10万张,做过很多详尽的报告。一周平均要开十五六个会,那会儿,我们叫‘跑步进入信息社会’。”  

正是在互联网络上“跑步”,让张树新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张树新说:“因特网很大程度上是在多种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引发的一种消费形态的变化和文化变革,而这一点恰恰适合了我本人的各种综合素质。我学科学出身,对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变化非常了解,同时对文化现象极为关注,对消费形态也作过研究,通讯媒体行业我都待过……1995年我走到因特网这条路上时,才发现我过去10多年来的经历都在起作用。就我本性而言,快速学习、最快速度组合团队协同作战一直是我的长项。”

为了扩大公司的影响,瀛海威时空在每一个喝水的纸杯上精心设计了一个标志——闪烁着两颗星的阴阳鱼,以及“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广告词。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形象设计竟耗资180万。张树新解释说,“阴阳鱼”即“八卦”图案,它并不是一时灵感的产物。计算机源于二进制,而二进制和中国的八卦有很深的渊源,图案中的一虚一实,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现实的特性,虚置的一半,恰好表现了网络无限伸展的特性。

1996年8月,瀛海威在北京已经有了6000多客户,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网站, 1996年9月,几家大型公司为瀛海威投资8000万元,“瀛海威时空”更名位“瀛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融资成功,使它在产业界的地位猛增,实现了难以想象的发展速度,一举成长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张树新本人也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1998年,由于种种原因,张树新离开了她亲手创建的瀛海威,重新创办一家盛华元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仍然做着电子商务和信息门户的业务。她曾坚定地表示:“我做过很多事情,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多久,但今天我敢讲,我会终生做Internet。也许我不会只在其中做某一方面的事情,因为Internet也许某一天就是一个电视台,但至少它符合并激发了我所有的创意和可能的创造性,然后不断地促使人们将这些梦想变为现实。”

张树新离开瀛海威后人们对她有很多猜测、议论,有朋友说,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说:“我是一个武功没有,武道很高的人……我是一个综合型的人,但我的队伍都是专家型的人才,因此在做事时一定要专家的帮助。”还有一位大学生问她:“你认为自己经历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道:“不管多难,你都要心存理想,这不等同于你就是一个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有理想跟不现实是两回事。……全世界人都在力求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是因为大家心存理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健康,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会把许多事情视为过眼烟云。”

有理想的张树新还会谱写新的人生篇章,无论她今后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业绩,中国网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位“第一个吃螃蟹”的巾帼英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