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Internet先烈

本报记者 吴萍

1996年10月,北京白颐路口一夜之间竖起了一面巨大的广告牌子,上书:“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个广告牌在当时的中关村一带家喻户晓,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看到这个广告牌的人都会心生疑问,“向北1500米”到底是何方圣土呀?有好事者前去探个究竟,结果发现,坐落在那里的正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

当年的瀛海威就是这么牛!那时,瀛海威似乎要向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在中国,瀛海威就是Internet,Internet就是瀛海威,就像博士伦曾经想把它自己塑造成隐形眼镜的同义词一样,而在当时,瀛海威几乎就获得了成功。但到1997年,赢海威出现了大亏损,1998年,其主要创始人张树新辞职,从此以后,赢海威跟它的广告牌一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作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比中国电信的ChinaNet还早两年出世。当年丁磊的个人BBS就挂在瀛海威的网站上,而Sohu现在的技术总监也曾经是当年瀛海威若干“小孩”中的一个,因此可以说,瀛海威在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先烈中,是最著名的一个!

瀛海威成立于1995年5月15日,最初的发起人主要有张树新、姜作贤、刘杰等人。瀛海威成立的目标就是瞄准Internet,要成为中国首批互联网络服务商。

1995年9月30日,在一台486 90MHz电脑上,瀛海威第一台网络服务器开始运行。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瀛海威“就像传教士布道一样,向中国人讲何谓Internet。” 当时的瀛海威是想要做一个百姓网。在当时中国老百姓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环境中,瀛海威将市场培育、网络接入、内容制作及服务等业务一身独揽,完全靠自己构建出了一个“大网”。到1996年8月,它在北京已经拥有了6000名用户,成为北京地区相当有名的Internet服务商。1996年9月,中国兴发集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等投资8000万元给瀛海威,使这个卖电脑并推出“1+net”计划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的标杆。

一个网友告诉记者,“瀛海威=网络=Internet!”这就是他1997年初对上网的理解,“当年为了免费上网,特地起大早,和同学一起守在瑞金医院隔壁的赢海威时空门口,比他们那里的员工到得还早。瀛海威的客户端真是太Cool了,那里面的咖啡屋、论坛、寻呼都特别的有意思。”

但是,摊子铺得太大,业务做得太宽,生存环境的不成熟,使瀛海威很快变成了一个大把大把吞钱的无底洞。瀛海威拿到8000万元投资后想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建瀛海威自己的网络。瀛海威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VIST),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DDN)。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忙活一件事: 要在1996年底在全国建起8个结点,让8个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在瀛海威的计划中,1997年要建起20个结点,1998年要达到40个。不算通信线路的费用,每一个城市结点的开办费用都在200万元至300万元这间,再算上瀛海威在各地的“瀛海威科教馆”的花费,8000万元花不了多久。

瀛海威当时的上网是拨号上网,当成千上万的客户上网时,电话线路成为最紧张的资源。仅北京就租用了200多条中继线,每条每月费用在2000~3000元之间,并且费用极不稳定,公司无法对成本进行预测,收益更是水中月,镜中花。在瀛海威有许多数学专家,他们甚至已经算出到了2050年,瀛海威能挣到多少钱,却没有人知道1997年,瀛海威该怎样度过。

而与此同时,1997年中国电信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进入互联网络市场。中国电信没有做任何的网上中文服务,仅凭低廉的Internet访问价格就足以使那个拥有8个结点,瀛海威内部称为“大网”的企业网身价暴跌,因此1997年瀛海威出现大亏损,到1998年张树新辞职以后,瀛海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张树新相信自己对中国互联网十年历程的理解:“我们这些人都是沧海一粟,都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火花或者一个浪花而已。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到这个行业中,其实很有意思,在这个行业中,由于大量的重组和技术创新带来了市场创新,每一个人已经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不论是过去的张树新,还是今天的王志东,他们的自身价值已经被市场超额认购了。”无论怎么样,张树新和她的瀛海威曾经在中国互联网事业道路上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

·评论·

先烈的肩膀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瀛海威可以算是第一个慷慨就义的先烈,“出师未捷身先死”,然而其挟互联网之理念普及大众的先驱者风范却足以使其“名留青史”。

回首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烟波浩渺之中依稀可见众多先驱化作先烈的身影,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每一条网线,都是搭在先烈的肩膀之上,不过,凡是革命都会如此悲壮。

现在回过头来看,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最早的实践者,瀛海威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不成熟的产业环境,没有给瀛海威提供驰骋的空间。1995年的中国,“互联网”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都是闻所未闻的新概念,当时每万人电脑保有量只有24台,到1995年底全国上网人数不到8万人,一直到1996年1月,号称中国第一个全国网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才正式开通。因此,在那个年代,瀛海威不仅是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也是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并且还是第一个“互联网”概念“普及商”,很多的配套环境不具备,瀛海威可以说有劲也使不出。二是孤军奋战,业务面铺得太宽,力竭而死。当时的瀛海威并没有一个特别的业务目标,“缺什么,做什么”是它最基本的原则,而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什么都缺,因此瀛海威什么都做,然而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花钱,因此,瀛海威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一个吃钱的窟窿,赢利是渺茫的,巨亏是必然的。三是创始人与投资人的矛盾问题。这一点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企业仍未解决的课题。在这个课题面前,张树新第一个倒下了,以后还有谢文、王志东、王峻涛……这也许正是为什么张树新从瀛海威出来以后毅然要做“互联网投资家”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专家告诫,选择投资,最关键是要选聪明的投资,在这方面瀛海威当年表现得并不聪明。

致死瀛海威的三大因素,在其他互联网先烈们身上也很具代表性。致力于B2C理念的8848及王峻涛,虽然始终对电子商务“坚守着一份固执”,但是从8848到my8848,最后也终于由于大环境不成熟,配套条件不具备,以及资本运作跟不上等原因而体力不支”;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最漂亮的女CEO”的于红岩,她经营的“找到啦”网站曾红极一时,但是由于投资人最终切断了资金投入,“找到啦”终于还是什么也没有找到;相比之下,新浪原CEO王志东与中公网原CEO谢文则属于另一种先烈,即他们都将自己所创业的公司做到了一定规模,业务基本成形,定位相对稳定的时候却被股东“踢出局”,这更说明在中国的互联网界,管理意志与资本意志的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在2003年底拿到5200万元美国老虎科技基金的卓越网,近年来有“中国电子商务第一品牌”之称,其董事长雷军在拿到这笔珍贵的资金时感慨万千:“我们是踩着先烈的肩膀踏上来的。”他的这句话完全可以代表当今幸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致心声。众多的互联网先驱以先烈做结局似乎很有宿命的味道,后来者会在先驱们踏出的羊肠小道上越走越宽,但我们也注意到,那些“鼠标+水泥”的模式也避免了一些先驱在通往先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互联网的功夫在网外”,这也许是那些已成先烈的先驱们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

(计算机世界报 第26期 G73、G74)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