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爆出来的新闻说张树新女士要收购瀛海威一事很奇怪:一方面它是一个一边倒的新闻事件;另外一方面它是一个一边倒的收购事件。
说它是一个一边倒的新闻事件是因为我们在媒体中始终只听到张树新方面的声音:
瀛海威通信公司董事会提出现在公司资不抵债,希望由一家神秘的“兆比特”公司将瀛海威通信公司以接受债务的条件“零收购”,让张树新从瀛海威公司去职后彻底出局,把她所拥有的2000万股股票“归零”。
事端出现之后,张树新借助新闻传播的力量,想把新经济的资产评估标准和资本运营模式纳入竞争当中,按照“股东优先”的原则抢在与中兴发“没有任何关系”的“兆比特”之前拿下“瀛海威”。说“中兴发让外资公司兆比特进入中国电信基础运营业务是违法的、不让她张树新等购买瀛海威是违法的、中兴信托无权处置它在瀛海威通信公司中被法院查封的股权、私自把瀛海威通信的ISP营运执照转租也是违法的。等等……”
新闻界的态度是“积极配合”张树新,各路记者甚至打破了以往发稿的顺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即时发表的特点,把所有的稿件都在网络上先行发表后再见诸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速度给了这次事件事态发展一个加速度,几乎在张树新每说完一次话还没来得及转身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新闻事实。不仅是因为记者出身的张树新本人深谙媒介特点,而且媒介中传来的一边倒的声音道出了新闻界似乎完全扮演的“维护”新经济发展的积极角色,对曾经是中国互联网一面旗帜的瀛海威和张树新另眼看待。虽然有记者对张树新一贯的“炒作”手法有很多微词,但实际上从瀛海威和张树新那里得到互联网启蒙的这一代网络新闻记者对1996年前后互联网所具有的英雄色彩还是充满了眷恋。
可是尽管新闻无比热闹,张树新的姿态咄咄逼人,8月31日中兴发和中兴信托还是按照“既定方针”让“兆比特”如愿买到了瀛海威通信公司,中兴发和中兴信托的现任实际管理人又如愿得到了“兆比特”的委托得以代管它买下的瀛海威通信公司的股权。无论是“瀛海威”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起来的机站和能独立运行的网络,全国各地互联网的ISP接入营业执照,几年以来积攒下来的ISP注册用户和运营收入、以及那个很威的公司名字,都得以纳入那个资本市场的轨道。好象是中兴发和中兴信托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传统经济的规则切断了张树新发展新经济的步伐,甚至不顾张树新所说的违法所在。如此沉得住气的局面让人觉得要不就是中兴发方面有很好的策略对付各种手续上的问题,要不就是当事双方在一直以来的经济交往中有更深的交易让中兴发方面握有其他底牌,事情奇怪的表层下面应该有更多的事情不足以与外人道。张树新说她一向主张的是“阳谋”,看来是张树新拿到的是一张对她有利的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