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新又一次吸引了媒介的目光。
自8月24日以来,由于与瀛海威公司的大股东中国兴发集团公司(简称兴发)之间的股权纠纷,张树新再一次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为其所代表的天树咨询策划公司以及卧云电子技术公司的利益开始了与兴发的新一轮较量。8月30日晚,记者在北京国贸大厦A座35层的办公室里见到这位叱诧风云的IT界女强人,尽管面临危机,尽管挫折不断,在与记者们交谈时,张树新仍旧是激情四溢、快语连珠、笑声不断,给人的感觉是豪爽、洒脱而又乐观顽强。从创建瀛海威、割舍瀛海威,直到今天要买回瀛海威,张树新思想从没有离开过瀛海威,张树新的步伐也从没有离开过互联网的边界……
欲夺回瀛海威与大股东较真
我最了解瀛海威,我出1400万美金买它是因为我觉得值。说到感情,我只是觉得瀛海威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我觉得辛酸 和它的创建者一样,瀛海威在张树新退出的几年间不断地爆出各种各样的新闻,经历了人事震荡、股权调整、业务重组的冲击。1995年5月瀛海威(当时名称为北京瀛海威科技公司)创立时股东有两家,张树新和姜作贤的卧云与天树公司,张树新任总裁。注册资金700万元。1996年9月接受中国兴发集团收购,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为600万股。卧云与天树公司的股价溢增,无形资产1360万加其它股权,比例下调成为26%,股值2120万元,张树新继续任总裁。但是,由于持续亏损后续资金极度匮乏且负债严重,在1998年6月22日的股东会议上,兴发提议把它的股东贷款转为股份(债权变股权),于是,有了3000万新股权的兴发集团总股权变为8430万元,股权比例上升为75%,由于大股东兴发与张树新的思路不和,之间冲突不断,终于导致张树新出局——离开总裁职位。自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张树新的名字已经不再能够代表瀛海威。
8月24日,网上突然爆出惊人消息:张树新要收购瀛海威。文章指出,由于早些时候持股75%的大股东兴发集团以及股东之一中国建行北京信托投资公司与中通建(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卧云(北京卧云电子技术公司)、天树(北京天树策划公司)等小股东之间对于瀛海威通信公司债务解决方案不能达成一致,兴发方面提出一项动议:由注册地在某英属群岛的兆比特公司收购瀛海威通信全部股权,瀛海威通信公司目前总债务为12076万元人民币,兆比特公司的收购方式为零收购——不需要为股权转让支付费用,只需要承担瀛海威全部债务即可。
在张树新看来,如果按照零收购进行,卧云、天树所持有的2000万股股份在转让之后将得不到一分钱的回报,所以卧云与天树方面也提出要对瀛海威通信实施零收购。另一方面,尽管时隔3年,此瀛海威已经不是彼瀛海威,但是,张树新对于瀛海威所特有的感情,也使她决定不惜一切也要得到瀛海威。于是,张树新几乎5天没有合眼,按照董事会的要求,紧急筹措了500万美元,并存入香港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但是,中兴发却以种种理由拒绝了张树新的购买请求。迫使不忍割舍瀛海威的张树新为其利益,开始与大股东中兴发较真。
在8月31日晚天树公司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张树新不断重申了她作为股东的合法权利,并质疑中兴发在没有经过全体股东同意情况下,对瀛海威的股权转让。她表示,收回瀛海威,是因为它作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即互联网接入许可证、客户、品牌、线路等瀛海威拥有的29个城市网络接入许可证等资源,这些价值绝不止1000多万元。当然,更深一层的是她对瀛海威的感情,她说,“我最了解瀛海威,我出1400万美金买它是因为我觉得值。说到感情,我只是觉得瀛海威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我觉得辛酸。”
寻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在信息技术变化的大潮中,许多人都在不断地确定在某一刻能够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位置是什么,因此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使用者,往往都被卷入这一潮流中,我也不例外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张树新是个个性鲜明而且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伴随着她,有一系列的称谓和角色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天树策划公司的“策划人”、瀛海威技术公司的“创始人”,盛华元通公司的“投资人”,新润迅的“CEO”以及联合顾问的“总裁”,在这些不同的行业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张树新给人的印象都是得心应手。有人认为,这是她张扬的个性决定了她不甘寂寞的人生。但是,她自己却不认同。她说,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时,我念的是应用化学;毕业做了几年记者之后,我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后来做过通讯方面的公司,最后是Internet。这其中我还想过要做别的什么。在信息技术变化的大潮中,许多人都在不断地确定在某一刻能够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位置是什么,因此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使用者,往往都被卷入这一潮流中,我也不例外。
对于她有生以来所做的第一个企业——天树策划,与其说她扮演的是“策划人”到不如说她在表现一个“智慧人”。在她的内心深处,策划人可以展示出人性最智慧的一面,这正是激发她的创作欲和创造性的最佳场合。她说,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充满智慧,以揭示或引导某种潮流。如果把策划纯粹归为某种产品的促销或者一些小技巧,那是一种歪曲。策划是智慧地分析各种形势以对某一局面做出适时的调整,就像各国外交家在科索沃会战马不停蹄般的外交斡旋一样,从这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外交都是一种策划。如果非要把策划变成某一类人的称呼,只能说明我们过去的生活中缺少足够的智慧撞击。
尽管阅历复杂,角色多样,但是,张树新的思想和行为从没有离开过Internet。或许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在今年她先后上任盛华元通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和新润迅公司。在旁人看来,一个是投资公司,一个是通信企业,二者没有任何关联。但是,能够读懂张树新的人会理解,作为中桥投资基金(CKIH)(一家在亚太区和中国从事高层次投资和战略合作的业务多元化、从事高速增长行业业务的集团公司)投资的一家公司,张树新在盛华元通的业务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使之成为在中国的Internet通信领域具有领导地位的电子商务和信息门户;二是成为领先的在线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包括资金投入和通信平台的升级服务,张树新是受香港润迅通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东迎的邀请,以顾问名义对传统润迅进行重组、分拆和整合。在完成了对新润迅私募风险投资和海外上市的事宜之后,她再次隐身而退,去开创一份更新的事业。
无论职位是什么,无论角色在哪里,张树新都一直在寻找资源。她比喻自己就像是在互联网这一市场中赌博,手里要拿到一张大牌,才能控制住市场,而带宽和资本正是这样的王牌。她最关注的是中国的ISP、ICP等甚至媒体的未来业务。她说,在其中我已不再是个被投资人,而是一个合伙人,我帮助他们作投资,他们专注于海外资本运作,而我则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战略操作。
生不逢时创业瀛海威 我把瀛海威看成是自己的一段职业经历。直到今天,任何人也不能认定这一公司将来就没有未来。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在其中我们一群人通过它获得了一个舞台和价值空间
我原本是一个极为务实的人,但在走过许多阶段之后,后期在做瀛海威时,确确实实是希望在赚钱的同时能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不只是解决生存问题,这也给了人们许多错觉。
熟悉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1995年,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于中国人还非常陌生的时候,竖立在北京中关村路口的这块瀛海威公司的广告牌曾经牵动过无数人的心。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和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它是国内第一家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站,作为最先尝试着吃螃蟹的人,张树新的功绩不可磨灭。
“我是凭直觉撞入因特网的,当时没有明确的目的,也没有想清楚做什么,只是感觉到我们这群人要想获得很好的商业机会,一定要做一件迎合经济变化的事情,而不是在一种固定经济模式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回忆瀛海威的建立时张树新说,“很凑巧,在1992年到1993年,我接触了通信市场这一体制落差相当巨大的市场,包括移动通讯市场,都是凭借一个资源,带动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恰巧我丈夫在知名的一条街上经营一家贸易企业,通过为别人做寻呼软件发现了寻呼台巨大的服务市场,我当时通过做策划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到1994年底,寻呼和策划等行业都从暴利迅速变成微利,这些事情加起来,后来促成了瀛海威的诞生。”
创建初期的瀛海威有许多自己独到的地方,在当时无人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下,瀛海威给了人许多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在今天30出头的许多网友都是当年瀛海威的忠实网民。一位名叫“候鸟”的网友在留言板中写道:1995年,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和广播里听到和看到有关瀛海威的消息,尽管瀛海威可能在内容和上网方式上存在问题,但是,在当年中国互联网的“荒野”上,能够有4万网民浏览瀛海威,这已经是奇迹了。因此,“张树新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创业者”是当之无愧的。
瀛海威是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它的成长为后继者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经验,这一点连瀛海威的后任以及中兴发的股东们都不得不承认。那时没有人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更没有人提供风险投资,张树新自己形容它“没能嫁一个好婆家”,但是,凭借着700万元的注册资金,瀛海威开始了蹒跚学步,描绘出了一幅互联网的发展的未来前景。
但是,瀛海威的出现确实是生不逢时。当时由于中国社会环境和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使张树新和瀛海威的发展面临障碍,像个早产儿一样先天不足。张树新自己描述说,在1994年底到1995年初之间,我们走入Internet行业,是一种不幸,也可以说很有幸。作为最早在中国做Internet的一群人,我们遭遇了Internet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记得当时我第一个去邮电部申请做Internet服务,没有人知道把它放在哪一类;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收费。在经历这一系列的全过程中,我感悟最深的是,一个生意之所以为一个生意,一定离不开这个产业本身环境的支撑,对于Internet来说,当时这一环境极不成熟,一方面是人们都在谈论的带宽、电信基础设施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政策壁垒,包括Internet的核心该如何定义;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所有的商务法规会构成怎样的冲击等等。
或许是张树新学者兼记者的出身决定了瀛海威的命运,有人认为,尽管瀛海威在当时确实存在政策和环境上的障碍,但是,瀛海威自身的管理也没有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一位曾经与瀛海威有过合作的企业家总结出瀛海威发展的三大局限:首先,过于强大的宣传攻势给人一种错觉,瀛海威更像一个为了宣传而树立起来的形象,缺少实际内容。第二,作为管理者,张树新像一位宏观战略上的韬略家,而难见其针对市场发展的管理策略。第三,由于瀛海威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实验品,因此,张树新在瀛海威的结局是一种必然。
对于张树新,瀛海威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商海沉浮无疑是一种对其张扬人性的考验和历练。当年,面对“淡出”她曾表示,我把瀛海威看成是自己的一段职业经历。直到今天,任何人也不能认定这一公司将来就没有未来。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在其中我们一群人通过它获得了一个舞台和价值空间;其次,我们做这件事情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当时很真诚地说,我感谢所有支持过瀛海威的人包括它的投资人,它给了我们舞台,但这当然不等同于我认同他们的观点;其三,通过它,我们被带进了Internet行业并且可以终生从事这一工作。在这一点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激。
她还说,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商业试验,瀛海威成功与否今天评价还为时过早。有一组数据使我非常惊讶:到1997年,中国电信169加163总投资是130个亿,1997年底其用户的真实数是15万,而瀛海威当时的用户数是4万人,只用了不到一个亿的资金。但到了1998年中国电信一年间就增长了50多万人,恰恰在这一年,瀛海威在经济上陷入了最窘迫的境地,而这一事实又是非常个性化,瀛海威的故事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故事,外界根本无法理解。在瀛海威,我受过商场上的生死训练,有些因素无法控制,唯一的出路我只能选择走人。
难舍Internet Internet也许某一天就是一个电视台,但至少它符合并激发了我所有的创意和可能的创造性,然后不断地促使人们将这些梦想变为现实。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一个很适合Internet的人
或许是张树新喜欢挑战的个性造就了她的Internet情节,或许是互联网的跳跃使她更加具有激情。在离开瀛海威的日子里,她更强烈地希望在互联网上寻求发展,她对朋友说,“我做过很多事情,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多久,但今天我敢讲,我会终生做Internet。
1995年我走到Internet这条路上时,才发现我过去10多年来的经历都在起作用,而就我本性而言,快速学习、最快速度组合团队协同作战一直是我的长项。”
可以说,瀛海威留给张树新最深刻的,是对于如何快速把握住Internet的发展进程,她说,从瀛海威出来后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有一些想法,能团结一帮有志于一起来共同做一件事情的人,而这件事情可以不断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也许某一天会成为一个跨国公司,因为Internet一定是全世界的,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
她还说,在瀛海威时,我一直在寻找并参与这一行业变化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我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言,我更喜欢从综合角度来考虑某一件事情,对资本市场我关注已久,今天我们再来分析中国Internet的模型,会发现无一例外地所有的人都被困在资本上,对许多互联网公司来说,如果今天找不到下一笔钱,也许第二天它就会关门大吉。
在这一行业中,我们究竟最适合做什么。后来曾有人问现在我在做什么,我开玩笑说:我是在给中国的Internet圈钱。因为这一市场太缺钱了,也许这样我能帮助像我在瀛海威时受过同样困惑的一些人,我相信已经有太多的人在重复我的故事。因为这还不是一个产业已经成熟的市场,一定需要培育,就像当初我们在瀛海威承担教育市场的责任,因而也得到了不够商业的批评。可市场不加培育,肯定连机会都不会有。
前几日,张树新已经前往香港寻求国际会计师的合作,以保证自己作为股东在瀛海威的利益。另据最新消息,张树新已向海淀区法院起诉兴发,所以一场张树新与大股东兴发之间的股权纠纷才真正拉开序幕。无论股权归谁,瀛海威的未来是可以预见到的。但对于张树新,瀛海威却只是她对自己张扬个性的表现以及追求价值观的一种过程。(摘自《中华工商时报》皓月)